查看原文
其他

大地艺术的重塑与再生 |碧和原·千屿【DAOYUAN-04期】

核桃与生煎包 道远设计 2022-01-13

出品:东原/碧桂园/和能地产

设计:DAOYUAN|道远景观

甲方:仲昭宸|彭景瑶|廖梓言

设计:陈普核|Jason WU|李厚君|刘红|周雪梅|熊征一

摄影:雪尔空间摄影

施工:仁翔园林

完成:20180110


 伊始 

这是一段美妙的大地之旅,带上情怀,走过山川,穿过河流,路过草原,来到峡谷。这里的一切,不曾有似曾相识。她在诠释大地的生长的故事,还原一个极具张力的现代大地公园的空间体系。流畅优美的艺术地形结合蜿蜒曲折的现代道路形成公园前场的脉络肌理关系,极具艺术视觉体验的大地纽带由场地中间盘旋而上,孕育而生,与大地机理形成呼应关系。与此同时,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共鸣感,她就是与众不同的[碧和原·千屿]


2017年景观几乎被中式覆盖,在同质化大流之下,东原地产坚持产品创新,有如一股清流冲击着业内。千屿更是创新中的另类,示范区去掉地产化,从城市的角度去思考空间和共融问题。从设计到展示期间,整个过程充满了舆论与质疑,而项目最终戏剧化的落地,不得由衷感概于项目的峰回路转和戏剧性。

▲实景照片

千屿示范区区位于重庆茶园新区的一个狭长生态防护绿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由于是政府与开发商共建生态防护用地,有许多限制条件及多样化的设计目标,包括商业售楼中心,截洪沟高回填,生态指标,市政功能,区域地标。

▲现场照片

前期策划阶段,我们和东原景观部高度的默契快速确定了方向和思路,摒弃传统地产示范区的逻辑,从城市角度出发,还原城市需要的空间,塑造一个城市艺术公园的方式,树立区域影响力。

▲前期效果图

我们充分的研究项目内部条件和相关案例,形成了一个初步的雏形,说来有趣,头脑风暴阶段,设计团队苦于找不到一个合理的逻辑去支撑示范区和城市公园需要的条件。我们突发奇想,既然我们位于西南,是否可以借鉴西南地质脉络,描述一个大地艺术生长的故事,你可以想象,唱着平凡之路,走过山川,穿过河流,路过草原,来到峡谷,还原大地最原始的东西,可能整个公园的画面就出来了,也许这才是城市需要的公园。

▲山脉肌理

▲河床草地

▲湖泊

▲峡谷

项目分成了前场和后场两部分,前场以山脉、叠瀑、流溪、地形,延续场地及周边纯粹的自然之美,创造与自然肌理,自然成长,自然艺术相传承的自然纽带,还原一个极具张力的现代大地艺术公园的空间体系。

▲最终平面图

项目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前场,一个完全打破传统规则的做法。相信很多公司应该很难接受,或者说不愿意冒风险,但总需要有人去打破某些壁垒,或许东原地产的创新精神会做这样的尝试,我想通过一些小故事来说千屿的戏剧性。


一个没有树的公园


▲实景照片

前场没有过多的渲染,设计语言肯定,合理流畅的空间线条,归纳两侧的地形,形成一个峡谷式的入口,从公园入口到售楼处,整个空间通过高低起伏的地形切割和塑造空间,让空间从大地慢慢生长出来,没有栽植一棵树,空间之间的收放和穿插,以及左右两侧张力十足的地形给人以强烈的空间体验感,犹如在草原之上的空旷带来的极致体验,山峰和山脊随处弥漫着云雾,人穿行其中,恍如梦境。


▲景观效果图


一个几乎没有树的公园,不可否认会遭遇诸多质疑。整个过程,我们内心期待亦忐忑。过程几经波折,最终通过各方面的沟通和努力,方案得以顺利落地,据说很多人觉得还挺有意思,或者它的不同寻常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实景照片

一个大地纽带的传说


初期我们希望在入口处有一道飘带浮桥加强空间的代入感和记忆感。

在评审和回顾方案时,我们认为飘带浮桥体量感和场地的匹配度不够,因此在方案深化阶段我们尝试把飘带取掉,尝试用大型构筑物的方式强化场地的记忆。


飘带浮桥方案

我们开始了疯狂的头脑风暴,

试图找到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正当处于无助焦灼之时,我们无意看到了来自荷兰的NEXT建筑事务所一个桥梁纽带的案例介绍。在这个moment,我们似乎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我们马上在模型上进行推演,从体块到结合地形的关系,重新设计和组织一道纽带落于公园腹地,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很有力量的名字——大地纽带

流畅优美的艺术地形结合蜿蜒曲折的现代道路形成公园前场的脉络肌理关系,极具艺术视觉体验的大地纽带由场地中间盘旋而上、呼啸而出,夸张的尺度和结构关系与高低起伏的大地艺术形成很好的咬合关系。霎时间,我们所有人都兴奋了,或许这才是唯一的正确的解决方案,没了它,不行!


▲构筑推演图

大地纽带是项目的完美爆点。然而,相对拮据的50天工期,如此庞大的钢结构,旋转悬挑,完全已经超出景观设计的范畴,成本?结构?工期?落地性?诸多问题极大的挑战着整个项目团队,我们曾经一度想过放弃,但,我们不甘心!甲乙方设计团队合力通过很多资源的介入和图纸的不断优化,最终大地纽带得以顺利落地,这就是大地纽带曲折的演变过程,也是项目团队彼此之间默契和追求的见证。

▲构筑物平面图

▲构筑物立面图

▲实景照片


一个童梦公园


后场从未来成长出发,以构筑廊桥、迂回小径、童梦公园打造承载区域地标,多样活动及孕育社区人文生长的纽带。创造一座兼具纯粹性与多样化的同享城市景观场地。让人与城市、人与自然有一个更好的互动关系。


▲景观效果图

在场地的设置上我们尽可能的利用高差关系形成天然的儿童活动场地,用水磨石去塑造出滑坡,溪流等有趣味的场地特性。在桥梁和溪流之间,我们设置一个圆形旱喷广场,它有效的连接各个空间,形成很好的城市活动交融场地,我们期望这里是未来市民喜爱的活动聚集地,以此提升城市公园的活力。旱喷广场的造型也很有意思,利用上下起伏的形体关系结合波光喷泉营造了一个氛围感和趣味感十足的水上乐园。


▲现场地形塑造

▲水磨石地形塑造

波光喷泉形体深夜研究

▲现场打磨

▲实景照片


材料选型

千屿的空间体系很特殊,空间张力十足,给人以不同的想象空间。在材料体系上几乎放弃石材的使用,大胆尝试了比如水磨石、彩色混凝土、洗米石、原木材、自然原生材料等。项目的实施难度大,诸多不利条件,大量的土方开挖和回填,对现场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在初期材料的选择和打样上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的不确定性,比如水磨石在室外的稳定性和工期不能保证,彩色混凝土的品质如何……我们一个一个的去验证。项目的意外之喜是在今年材料大涨的背景下,我们鬼斧神差的选择了本地的武隆黑石材,质地厚重均匀,非常适合公园使用。在后场通道的处理上,我们使用了武隆黑,强化铺装的质感。


▲武隆黑自然面


▲水磨石样板

▲彩色沥青样板

▲彩色沥青色调色

▲彩色沥青现场打样

▲石材打样5mm缝

▲石材打样5mm缝

▲经过现场打样,我们一致认为缝隙可以加大,最终调为6mm缝

▲现场6mm缝石材铺地


水中的点景朴树

悠悠的探出脑袋

形成一个很好的拍照点

植物的逻辑简单清晰,前场空间几乎没有种植乔木,在圆形草坪和水中我们点缀了两棵大乔。有意思的是,我们无意中选择了一棵和模型几乎一样的树,当时我们以为出现幻觉。其实不然,大自然总是那么巧妙那么鬼斧神工,我们一直在开玩笑,也许模型里那棵树就是从苗圃那里抠出来的,要不然怎会如此相似?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地形塑造 

项目前场的成败在于地形,初期我们研究了很多可能性。用金属、石材等材料归纳地形边界,塑造清晰有力的地形空间,最终全部取消。从最轻缓的10°坡度到接近60°的坡度,全部人工堆垒的方式完成了地形的塑造完成。 


▲地形塑造过程

▲实景照片


大地纽带

大地纽带由专业的钢结构单位实施,从第一天进场,到最后一天结束,他们都在默默无闻的组装、焊接、打磨、刷漆,每一套工序都充满了各种挑战。


精彩视频


▲现场组装

▲现场焊接

▲现场打磨

▲颜色打样

▲现场上漆

▲设计师们现场选材

▲掌声送给这群可人儿

▲实景照片


千屿现场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上我们都站在寒风瑟瑟的现场见证千屿的变化。虽然时间比较仓促,但我们让没有放过任何细节。一遍一遍的梳理,一点一点现场的修整,让图纸得以慢慢还原。


记得最后一天晚上凌晨1点,当所有的灯光一起打开后,我们现场所有人,所有人都沸腾了,仿佛是夜里的星空,闪亮而美丽,所有的画面也因此而生动。


当晚,建筑设计师用这张图征服了整个朋友圈。|


在整个过程中道远景观整合设计师、艺术家、结构师、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从设计和建造上对场地整体把控,工期协调的同时,对一些重要节点及细节深度把握,在设计阶段反复推敲、跨专业探讨,然后现场安装,最终大地艺术,大地纽带、童梦场地等景观都在公众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千屿大地公园以自然和生长为设计理念,从自然与社区及人文的关系出发,设计了一系具有思考性和参与性景观空间。


▲实景照片

设计团队


这里的每一字每一节,都是一个团队在描述他们的工作过程和每个细节的控制,它平凡的描述一个项目慢慢呈现的过程,希望我们的坚持能够还给城市一个生动的场景,足矣。

——核桃与生煎包

2018·09·25



往期回顾

·瀑布之下的凡尔赛花园

·自然与艺术自由生长的诗意空间

·清雅小空间,触动的却是我们内心最深处

·如刀般的线条刻画出现代极简主义

·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喜欢我们吗?欢迎转发分享。』

文章由道远景观原创,仅供学习参考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